
【板件评测】正德福 1/48 海怒战斗机 SEA FURY Kitech 08M-3314H 拼装飞机模型


本模型是正德福的08M-3314H,一款1/48比例的英国海怒战斗机飞机模型。我手头这盒大概是2010年左右再版的悬挂奇嘉(Kitech)标的模型。正德福是中国早年的国产模型巨头之一,公司创建于1992年。在九十年代的盗版模型中,它除了盗版之外,其实还有租借过模具。本文的主角,正是租借的加拿大厂商HobbyCraft的模具,所以其品质相对盗版italeri的那些模型,会稍微好一些。

而且本模型最为难得的一点是,该题材在当年还是有一定稀缺性的,在HobbyCraft的同题材自1989年问世以来,将近20年的时间里,本模具是当年的唯一48比例的海怒套件。不过海怒其实与大名鼎鼎的typhoon和tempest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了。


霍克海怒(Hawker Sea Fury)是霍克飞机设计和制造的英国战斗机。它是最后一款在皇家海军服役的由螺旋桨驱动战斗机。海怒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在战争结束两年后投入使用。事实证明,它在世界多国都受到欢迎——比如19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英国使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战败赔款——1961年猪湾事件中古巴空军也曾使用。海怒的开发于1943年正式启动,为了响应英国皇家空军(RAF) 的战时要求,该飞机最初被命名为 Fury。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英国皇家空军考虑到当时的自身需求,取消了他们的飞机订单。但是海怒的开发仍旧继续进行,并于1947年投入使用。海怒(Sea Fury)在设计上与霍克之前的Tempest战斗机有许多相似之处,海怒的机翼和机身都是由Tempest发展而来,但经过了重大修改。量产的海怒配备了强大的布里斯托尔公司生产的人马座发动机(Bristol Centaurus),并配备了四门安装在机翼上的西斯帕诺V(Hispano V)加农炮。虽然最初是作为纯粹的空中战斗机开发的,但最终的Sea Fury FB.11 是一款战斗轰炸机。海怒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订单——澳大利亚、缅甸、加拿大、古巴、埃及、西德、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有购入并投入使用。在抗美援朝期间其表现出色,甚至击落过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尽管海怒在1950年代后期被大多数国家军队淘汰,转而使用喷气式飞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海怒被用于民用部门,其中甚至有一些退役品在21世纪仍然活跃在民间活动。
技术参数
长度:10.55 米
翼展:11.7 米
高度:4.41 米
机翼面积:26 平方米
空重:4190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5670 公斤
最大速度:700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445 公里/小时
航程:1680 公里






注:所有图片都可以点击博客图片查看大图。
对的,这次又是从旧硬盘里淘出来的存货,图片质量可能并不太好。模型总共四块板件,是凹线设计,但没有铆钉细节。以当年的视角来看,其实这模型真的可以算是正德福那堆货里最好(之一)的存在了。关键价格也不贵,印象中也就十几块钱。作为一款二战后期的1/48比例的拼装飞机模型,其完成之后的尺寸其实也挺大的——长225毫米,宽245毫米,高90毫米。板件整体而言还算是比较干净整洁,并没有过于夸张的飞边以及缩胶等问题,刻线也很清晰,细节虽然没办法给玩家很精致的感觉,但该有的都有,可见有一款获得授权的模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模型的用料比hobbycraft的要差得多(HC自家本来就是以出中低端模型为主),所以板件非常软,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已经有很多零件开始泛白。估计剪切的水口的时候也是很容易就缺肉了。此外,由于塑料质量不佳,零件在强光下也会显得很透,在真正制作的时候建议底层喷一层深色以防透色。虽然细节并不是它的强项,但是其分件合理,制作起来倒也算是比较顺畅。另外,正如前文提到的,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该题材的唯一选择,更是增加了本模型的含金量。


涂装方面,可以制作成两种不同的样式:
1.英国皇家海军第802航空中队 机体编号:114(WJ-232) 1952年8月9日 朝鲜 抗美援朝
2.荷兰皇家海军第860航空中队 机体编号:6-8 1955年1月 荷兰法尔肯堡(Valkenburg)

或许你会觉得模型本身略显无趣,可是这模型背后的故事可比模型本身有意思多了,正如前文说到的。第一种涂装,也就是封绘涂装,就是前文提到的那架“在抗美援朝期间其表现出色,甚至击落过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
1942年,彼得·卡迈克尔(Peter Carmichael),绰号霍吉(Hoagy)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随后在美国与南非接受飞行训练,后来驾驶英国皇家海军的超级马林”海喷火”(Supermarine Seafire)舰载战斗机和美国海军的沃特F4U”海盗”(Vought F4U Corsair)舰载战斗机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48年6月,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第802航空中队。1952年初,跟随部队部署到朝鲜半岛参加朝鲜战争。
1952年8月9日,霍吉驾驶他的座机海怒”WJ232″与僚机2号卡尔·海恩斯(Carl Haines)中尉,以及3号皮特·戴维斯(Pete Davies)上尉和4号布莱恩·埃利斯(Brian Ellis)上尉在鸭绿江执行任务。
以下这段文字是当年该事件的回忆:
八架米格从我们头顶的阳光中(4点钟方向)突袭而来。我最初没有发现它们,是我的四号机,埃利斯注意到有追踪弹从他机身旁飞过,才给出警告。我们立即转向迎击米格,展开”剪刀式”机动。很快我们发现,每两个狂怒战机一组,正分别被四架米格追击,但我们通过不断变换机动,呈现出几乎不可能锁定的目标。米格们并未试图对我们进行包夹。突然,有一架米格迎面而来,我看见它射出了密集的重型追踪弹。我回敬了一梭,随即它从我身边飞掠而过。我相信卡尔也击中了它。那架米格随即做出规避,转向我的三号机和四号机,分别是皮特·戴维斯中尉和埃利斯。他们成功地击中了一架,看到那架米格冒出了浓烟,随即脱离战斗。
这起事件是在朝鲜战争期间英国飞行员驾驶英国飞机执行的唯一一次空对空作战。也是少数有记载的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战记录。这起事件是在朝鲜战争期间英国飞行员驾驶英国飞机执行的唯一一次空对空作战。也是少数有记载的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实战记录。
不过 2018年这个故事却有了一个全新的版本——1978年,作者兼历史学家保罗·比弗( Paul Beaver)采访了该事件所有四名飞行员以及 英国皇家海军第802航空中队的官员。根据当年的采访,实际上击落米格-15的飞行员是当年最年轻、年仅21岁的布莱恩·埃利斯。与传闻一样,埃利斯是第一个看到米格-15迎面而来的飞行员,他在米格15出现在自己战机前时开火并击中目标。但是当时他并 没有看到任何爆炸或者零件掉落,他只知道自己击中了米格。几秒钟后,他看到那架米格坠地并爆炸。根据当事人的回忆,他是飞行编队中唯一一个没有剩余弹药返回的飞行员,而卡迈克尔(Peter Carmichael)却只消耗了大约 10% 的机炮弹药(大概率只是为了检查机枪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而向空无一人的沙进行射击而已)。但皇家海军还是将击落战机的功劳归功于飞行编队中最资深的飞行员,同时也是队长——彼得·卡迈克尔(Peter Carmichael)。虽然当年的采访对象一致认为击落米格15的是 布莱恩·埃利斯(Brian Ellis),但是 保罗·比弗( Paul Beaver)并没有马上发表这个惊天新闻,似乎是因为与相关人士达成协议,只有等四人之中仅有一人还活着的时候才向世人公布这个消息。
不过时至今日官方并未正式承认,也没有否认这个说法,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待未来有更多机密档案解密才知道了。无论如何,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在整个航空史都是很罕见的个例,也给当年的英美联军在士气上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所以这个故事在西方文化圈其实广为流传。虽然有极大的可能性驾驶那架被击落的米格-15的是当年还不太熟悉怎么操作飞机的中国人。(希望世界和平)


而第二个涂装相较而言就没那么多故事性了,1946年10月21日,荷兰皇家海军订购了10 架Seafury F.Mk.50战斗机用于装备“卡雷尔·多尔曼”号航空母舰(原“奈拉纳”号,HNLMS Karel Doorman,ex-HMS Venerable),这些战斗机实际上与最初英国皇家海军定制的Seafury F.Mk.X战斗机基本相同,就是第一批型号的出口版本。并于1948年4月12日开始交付,以编号10-1至10-10的顺序编入荷兰皇家海军第860航空中队。1948年6月26日,最后一架编号10-8入队,完成该批次的全部交付。该批机型曾经参与印度尼西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独立战争之中。1950年,改进型Seafury F.Mk.60(Seafury F.Mk.11的出口版本)开始交付,除了性能的提升以外,涂装也有所变化。1951年,荷兰皇家海军将其涂装统一,并将两批次重新以6-1~6-22的顺序重新编号(注:10-1和10-10可能是为了纪念第一批F.Mk.50的第一台和最后一台,并没有重新编号;10-11是第二批F.Mk.60的第一台,也没有重新编号;10-15于1951年1月12日在诺德韦克附近的海域坠毁并被注销所以跳过了该编号)。1955年1月24日14:45,重新编号的6-8(原10-8)在瓦尔肯堡海军基地发生事故(上图第二张图),由于撞击过于严重,无法修复,只能报废。
好的,故事说完了,但是很可惜的是正德福的水贴没有可用性。水贴的剪裁倒也还算整齐,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边缘。但是其蓝色偏色过于严重,已经是完全无法复原原涂装的地步。所以对于讲究的模型玩家而言,可能也只能自行改造水贴了。另外,水贴也并没有配备仪表台部分的水贴,只有外部涂装的水贴。








模型部分细节请自行看图,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考虑到其极其低廉的售价,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题材,租用外国“先进”技术的模具(再重申一下,hobbycraft的模型也是便宜的中低端产品,好不到哪里去),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吧。可惜其注塑塑料质量过差,塑料很软很透,而且水贴偏色严重,要求高的玩家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挺难受的,何况现如今该题材也并没有当年的稀缺性了。但是我觉得一款制作简易,价格便宜的模型永远都会是模型入门的好选择吧?
总评:7/10
